夜色如水,银白的月光轻柔地洒落在普救寺的飞檐之上,仿佛为其披上了一层薄纱,泛着清冷的银辉。法本长老手持铜磬锤,轻轻敲响铜磬,那清脆悠扬的声响瞬间打破了夜的静谧,惊起了几只在屋檐下栖息的乌鸦,它们扑腾着翅膀,飞向夜空。
此时,张生正像个偷腥的猫,小心翼翼地躲在功德箱后面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寺院门口。不一会儿,崔莺莺便在母亲崔老夫人的陪伴下,袅袅婷婷地步入佛堂。今日的崔莺莺身着一袭月白色的襦裙,宛如月宫中的仙子下凡。腰间系着的双鱼玉佩在烛光的映照下,闪烁着温润的光泽,随着她的每一步轻轻摇曳生姿,仿佛在诉说着少女的心事。
“张先生,可要帮忙添灯油呀?”红娘像个幽灵一般,突然从香案后面探出头来,脆生生地说道。这一下可把张生吓得不轻,他手一抖,差点就撞翻了烛台。红娘见状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,晃了晃手中的绣帕,帕子上绣着栩栩如生的并蒂莲,“这可是小姐昨夜熬了半宿绣的,张先生不妨猜猜,这是要送给谁呢?”
张生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像熟透的番茄一般,他有些局促地接过绣帕,刚一抬头,就看见崔莺莺正隔着人群,含情脉脉地对着他微笑。这一笑,让张生的心都快化了,他慌乱地低下头,手忙脚乱地将绣帕塞进怀中,可由于太过紧张,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香炉,“哐当”一声,香炉摇晃起来。
“阿弥陀佛!”法本长老赶忙上前,稳稳地扶起香炉,一脸无奈地看着张生,“张先生,莫不是想把老衲的袈裟也熏得这般香气扑鼻呀?”这话一出,周围的小和尚们都忍不住偷笑起来,张生的脸更红了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崔老夫人早已在蒲团上闭目诵经,沉浸在佛音之中。而崔莺莺却趁着众人不注意,悄悄地走到张生的书箱旁,将半枝娇艳的杏花轻轻插了进去。张生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,他借着添灯油的机会,靠近崔莺莺,压低声音说道:“小姐的绣工越发精湛了,只是这并蒂莲……小生怕是无福消受啊。”
“消受不起?那便还给我吧。”崔莺莺突然开口,声音清脆悦耳,却吓得张生手一抖,差点把油灯摔在地上。崔莺莺看着他狼狈的样子,忍不住掩唇轻笑,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,“张先生这般慌张,莫不是心里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?”张生涨红了脸,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,只能尴尬地挠挠头。
就在佛事有条不紊地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寺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。众人还没反应过来,就看见孙飞虎的士兵举着火把,将寺院团团包围,火光冲天,把夜空都映得通红。为首的偏将一脸凶相,大步上前,一脚踹开山门,那门板被踹得“哐当”一声倒在地上,他扯着嗓子喊道:“崔相国的千金何在?识相的就赶紧把人交出来!”
崔老夫人听到这话,脸色瞬间变得煞白,身子也微微颤抖起来。然而,崔莺莺却镇定自若,她不慌不忙地取出羊脂玉笔,在黄表纸上飞速写下:“将军若要见小女子,须先答我三道诗谜。”写罢,她将诗笺递给身旁的红娘,红娘眼珠一转,故意俏皮地将诗笺塞进张生手中。
“小姐这是要考校孙将军的才学?”张生看着诗笺上的“待月西厢下”,心中一动,顿时明白了崔莺莺的心意,不禁暗自欣喜。他故意提高声音,自信满满地说道:“这诗谜小生倒能解得。”说罢,他拿起笔,在诗笺背面写下“迎风户半开”,字迹飘逸洒脱。
孙飞虎的士兵们可不管这些,开始用力撞门,那“砰砰”的撞击声震得人心惊胆战。崔莺莺见状,神色平静地走到焦尾琴前,坐了下来,伸出素手,轻轻抚起琴弦,一曲气势磅礴的《十面埋伏》如惊雷般响起,琴音激昂,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厮杀。张生趁着这混乱的时机,将诗笺折成纸镖,用力射向窗外,本想射向孙飞虎,可没想到手一滑,竟然射中了孙飞虎的头盔。
“好胆!”偏将看到这一幕,顿时暴跳如雷,怒吼着冲进佛堂。可他刚一进来,就看见张生手持佛珠,一脸虔诚地诵经,那模样仿佛刚刚的事情与他毫无关系。偏将愣了一下,有些疑惑地看着张生。
“这位将军可是来听琴的?”崔莺莺轻轻拨弦,琴音戛然而止,她抬起头,神色淡然地看着偏将,“小女子这曲《将军令》,不知可合将军心意?”偏将被崔莺莺的气势震慑住了,一时竟说不出话来,孙飞虎在外面听到琴声,也被震慑住,考虑片刻后,决定暂时退兵。
张生见此,赶紧趁机将杜确将军的密信交给法聪,神色严肃地说道:“速去蒲关!这封信至关重要,一定要亲手交给杜将军。”法聪接过信,眼睛却盯着张生怀中露出一角的绣帕,笑嘻嘻地说道:“张先生莫不是要拿这个当信物,去跟小姐私会呀?”张生的脸一红,连忙将绣帕往里塞了塞,催促法聪赶紧出发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法事终于结束,此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,黎明即将到来。崔莺莺走到张生身边,将半枝桃花轻轻塞进他手中,轻声说道:“若遇险境,可将此花置于案头。”张生刚想问缘由,崔莺莺却已经转身离去,她的裙裾轻轻扫过满地的落花,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张生回到僧房,迫不及待地查看那枝桃花,这才发现桃花枝上系着一个小巧的锦囊。他小心翼翼地解开锦囊,里面有一个药瓶和一封密信,信上写着:“孙飞虎中了迷香散,三日内必乱。”张生看完信,心中又惊又喜,他望向窗外渐渐变亮的天色,握紧了手中的宝剑,心中充满了信心。
普救寺的晨钟准时响起,那悠扬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。此时,杜确的援兵正快马加鞭,朝着寺院疾驰而来,马蹄声急促而有力,仿佛在宣告着这场危机即将解除,也预示着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将迎来新的转机 。